重庆市璧山区图书馆 - 欢迎您!
首页本馆动态>详细内容
璧图荐书 | 心灯不灭,师者长青:致敬跨越时代的教育家精神

 



 

今年9月10日,我国迎来第41个教师节。本次教师节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彰显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深刻共识。教育家精神,既赓续千载师道的深厚传统,更承载着强国复兴的崇高使命。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一种精神灯塔:于漪穷尽一生学做教师,即便年至耄耋,仍站在教改前沿,诠释“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赤诚;黄大年毅然归国,以拼搏之力填补“巡天探地潜海”的技术空白,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张桂梅用贴满膏药的双手,托起一代代山区女孩的命运,坚信“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他们,正是这个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动注脚。

 

AI时代的到来,并未使教育家精神黯淡,反而更显其不可替代。技术可以批改作业、解答疑问,但唯有教师,能赋予教育以温度,以人格启迪心灵,以精神照亮成长。

 

值此教师节,我们沿着时代的脉络,从古至今精选10本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著作。愿你在文字间邂逅那份跨越千年而不朽的巨匠风骨,感受历岁月洗礼而愈显光辉的红烛精神——致敬所有以生命书写教育的人们。

 

 

 

01回望千年文明,致敬万世师表

孔子心有大我,破学术之藩篱,润三千之桃李,是后世教育家的典范。

 

《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bb150ae2ac1a4ff9bf47be4c18a39c32.Jpeg

作者:黄胜平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1/13

 

孔子是我国最早举办私立学校的教育家,并且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书中湖州上墅教育集团董事长汤有祥近40年艰苦办校的实践借鉴了孔子的办学经验。汤有祥开办的上墅学校我国教育开辟了一条探索传承和创新之路,是中国民办教育探索和创新的缩影。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担任鲁国司寇,摄行相职不久弃官,弟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

 

金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02重塑精神高地,教育本质回归

于至暗时刻为民族秉烛前行,于危难之际为国家存育文明。

 

 

2b208ab5c8ac412ca2ea79477ec2cc33.Jpeg



《先生归来兮:蔡元培,以美育改变中国》

 

作者:蔡元培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蔡元培主张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书中写道:“从幼稚园、中小学到大学,从高学府到田间地头,他们在教与学中耕耘,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们是百年来的中国教育家!这是蔡老对未来教育的期盼和祝愿。

 

蔡元培,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1916年12月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培育了一代新风,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句: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大学的意义》

82c455d94d9f4f85a883f11eb603cf88.Jpeg



作者:梅贻琦 著

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6/1

 

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的匠心之作,书中涵盖梅贻琦先生关于教育的著述和部分演讲,介绍梅贻琦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对大学的理解、治校态度以及早期清华的发展情况以卓越的远见奠定了清华的校格,其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提供深远启迪。他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梅贻琦:1931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在长达四十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极具价值且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金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陶行知:为教育的一

bbf6b3bb011140f9973ce30d0f5e2998.Jpeg


作者:陶行知 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7/1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各个时期的革命教育工作他倡导生活教育,主张教育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打破传统“死读书”的框架,为当下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方向指引。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幸福的主张。陶行知去世后,毛泽东亲自题写悼词“痛悼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金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03现代丰碑不朽,薪火传承未来

深耕于传统沃土,锐意于时代潮头,做教育的“解题人”。

 

《红烛于漪》

d3a67daa702443a0b4c12a634de58074.Jpeg


作者:董少校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9/1

 

由作家董少校撰写的一部聚焦“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人物传记。书中对中国教育界这位杰出代表的生平与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梳理和生动展现。作品提炼出于漪“忠诚、坚毅、仁爱、担当”的红烛精神,展现了于漪老师“师爱超过亲子之爱”的高尚情操和“珍爱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于漪1958年开始从教,1997年7月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2019年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称号。她一生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全中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性改革。

金句: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张桂梅》

1c9d22106b18455094f4c838cafe4745.Jpeg


作者:李延国 王秀丽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6/1

 

全书以三十万字的篇幅追溯了张桂梅从1957年出生到2021年的人生轨迹,记录了张桂梅的教育精神与生命历程。她始终坚信“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她将一批批被陈规束缚的女孩送出大山,她们撑起去往远方的天空。书中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既保持了对话般的亲切易读,又赋予文字以抒情的感染力。通过这一独特视角,深入探寻了张桂梅的思想动力与精神之源,并真切呈现了作者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深刻思考

 

张桂梅:1996年调入丽江市华坪县执教。2008年8月,筹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建校以来帮助几千名贫困女孩从大山走进大学。2020年,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被授予“七一勋章”并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

 

金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时代楷模黄大年》ID:11668777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被中宣部追授为“时代楷模”。书中收录了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的关于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的理论、评论文章,多方面地呈现了他“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崇高形象。

 

黄大年: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学部长。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深部探测关键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2024年9月12日,黄大年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金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04 AI赋能教育,教师育人润心

守护教育的温度,让冰冷的算法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教育,一起向未来》

4167e9a3be2443a6a52fd5052df4a06c.Jpeg


作者:朱永新 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7/1

 

朱永新教授以深邃的教育思考和前瞻的视野,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的教育精神与实践路径。书中指出,双减和5G科技浪潮来临之际,教育应主动求变。朱永新主张以5G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构建更紧密的家校合作体系,让孩子在网课学习时自我约束、自发学习此外,他倡导的“少年阅读强则中国未来强”,体现了以文化滋养教育的深远格局。

 

朱永新:教育理论家,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行动的研究,推动了一种中国的教育风格的研究

 

金句: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人们的阅读水平。

 

 

《数智学谷: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创新》

fee893a04e4c427abf78abf8dc95c45b.Jpeg

作者:何莉 著

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6/30

 

本书围绕当今数智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胜任力提升、课堂变革的评价设计等展开论述,从多个层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勾勒出当下课堂里的学生画像,进一步对教师素养的提升、教师胜任力的发展以及课堂新模式的构建提出可行性方略在鼓励数智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的同时,认可教育的永恒使命及育人功能。

 

何莉: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上海市特等奖。

 

金句:谁掌握新的工具,谁将成为领跑下一个时代的关键。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与趋势》

b7b9cd3dbb714317a542b55e9888efcb.Jpeg

作者:倪琴 著

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4/1

 

作者倪琴主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教育大数据分析方向的研究。本书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涵盖了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分析、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演进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学与科研、智能教育算法伦理,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创新应用。

 

倪琴:工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2019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金句: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教育理念的更新则引导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目标。









      
copyright © www.cqbslib.org.cn   璧山图书馆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2020012544号 地址: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璧山中学旁   邮编:402760   咨询电话:023-41688457  渝公网安备 50022702000145号